在小兒眼科的門診處,常常能聽到家長咨詢關于近視的各種問題:怎么預防?可以治好嗎?怎么控制?
因為近視的孩子實在太多了,而且近視無法治愈,如何控制近視的發展就成了家長頭疼的問題。
在控制近視的手段中,OK鏡可是大名鼎鼎,但近些年來關于OK鏡的爭論不斷,在對待孩子近視的問題上,家長們總是小心翼翼,對OK鏡也是持觀望態度。
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OK鏡,我們收集了一些相關問題,來看看眼科醫生怎么解答~
OK鏡跟普通眼鏡有啥不一樣?
控制近視真的OK嗎?
有沒有不推薦的理由?
......
OK鏡跟普通的眼鏡有什么區別?
在材質上
OK鏡是硬性的隱形眼鏡,由高透氧性的合成材料制作,這種材料較硬但具備一定彈性,為“夜戴型”鏡片,晚上配戴8-10小時即可。
生活中常見的是普通的隱形眼鏡材質是軟的,為“日戴型”鏡片,一天佩戴不要超過8小時,睡前一定要摘下來。
在作用上
OK鏡由于其特殊的逆幾何設計,能夠改變角膜的形狀,達到“夜間佩戴,白天摘鏡”的效果,同時還能控制近視的過快進展。
普通的眼鏡僅能矯正視力,需要佩戴時才能看清物體。
在驗配上
OK鏡需要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由專業的視光師進行驗配指導。
普通眼鏡在眼鏡店就能買到。
OK鏡控制近視的效果怎么樣?
在衛健委發布的《近視防控指南》中指出,長期佩戴OK鏡可延緩青少年眼軸長度約0.19毫米/年。
眼軸跟身高一樣是有一個發育的過程。剛出生的小寶寶眼軸短,屬于生理性的遠視,隨著年齡增長,眼軸持續生長,遠視儲備不斷被消耗,當耗盡時,眼軸的增長如果還沒剎住車,就會導致近視。
眼軸每增長1mm,近視約加深275-300度。
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證明OK鏡能夠抑制眼軸增長,在門診中,也能看到不少OK鏡有效控制近視的案例——有位孩子單眼近視,就只給一只眼睛配了OK鏡。
3個月后復查時,戴了OK鏡的眼睛眼軸增長0.02毫米,而「好眼」增長達到了0.3毫米,遠遠超過每年0.2毫米的正常漲幅,接近近視邊緣。
對比「近視眼」與「好眼」的眼軸增速,我們可以看到OK鏡抑制眼軸增長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。
OK鏡會有效果不好的情況嗎?
有,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:
年齡
佩戴OK鏡時,如果眼睛處于快速發育的階段,OK鏡控制近視的效果會更好;如眼睛快速發育期已結束,控制效果會相對薄弱。
有研究證明,8歲左右的近視兒童早期使用OK鏡受益更多。
眼部條件
不存在一種手段是控制近視100%有效的。每個人眼部條件不同,OK鏡的控制效果也不一樣。
如果佩戴者的角膜健康狀況較差,或存在角膜偏薄、角膜過平等情況時,控制效果可能相對會較差。
鏡片超期
OK鏡就像量眼定制的“塑身衣”,孩子的眼睛在不斷生長發育,就像長大后穿小時候的衣服不合身,OK鏡對現在的眼睛來說已經不合適了,效果就會受到影響。
并且,OK鏡使用壽命在1年和1年半之間,由于鏡片的透氧性等性能下降,隨著每天揉搓清洗還會有劃痕、存在一定鏡片變形、蛋白沉淀等情形,影響眼睛健康和控制效果,需要及時更換。
其他因素
遺傳的近視,尤其父母都是高度近視;
用眼習慣和用眼強度;
環境、照明、用眼距離等
眼睛對OK鏡的敏感性;
......
OK鏡有啥不推薦的理由?
要求高
驗配要求高,年齡需在8周歲以上,近視度數不超過600度,散光一般可配到250度,角膜情況需要符合驗配條件。
除此之外,佩戴OK鏡還對衛生條件要求較高,尤其是佩戴及護理鏡片的過程,需要比較多的耐心,愛犯懶的孩子和家長可以勸退了~
費用高
很多家長想必是都是被OK鏡的價格給嚇退的,一副OK鏡的售價一般在萬元左右,且每1年到1年半就需要更換一次,日常的護理液和眼藥水也是消耗品,每年算下來要花不少錢。
是否決定使用OK鏡,家長要根據家庭的實際經濟情況量力而行。
溫馨提醒
總的來說,OK鏡還是控制近視比較有效的一個方案,但近視不是戴了OK鏡之后就可以高枕無憂。
OK鏡只是控制的一個手段,為達到好的近視防控效果,要聯合生活方面的“一增兩減”:增加陽光下的戶外活動,減少近距離用眼和電子產品的使用。
對于符合佩戴條件的孩子來說,OK鏡還是比較推薦的,但價格的確相對較貴,家長可綜合考慮之后再決定是否給孩子驗配。
領跑開學季
OK鏡大禮包來啦~
注意事項①驗配單眼優惠減半;②活動期間(3.3-3.12)到院驗配無需預存,同享優惠;③預存顧客驗配截止日期:3月31日。